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20-11-10大東山青蛇攔路

20-11-10大東山青蛇攔路
或許因到達時已近十時半,或因天陰,澗邊的蝶比上星期數量大減,只見一隻罕見弄蝶。我拍它時以為它是雙子酣弄蝶或珀酣弄蝶,因為它們長駐黃龍坑,不怕人,我在此已多次拍到。但我現在寫日誌時查了官方圖鑑及鱗翅目學會今年七月出版的辨蝶篇,看過59種弄蝶的相片三次了,也查不出來,可能是某種標弄蝶的旱季型,但標弄蝶的觸鬚是鉤狀,而它是錘狀的。去電郵饒戈問之。
第一道瀑布圓形深潭,有長相如卡通面譜的古氏棘蛛,第二道瀑布有三角形淺潭。兩瀑崖面上都長有一棵高樹。第三道瀑布潭邊和瀑邊大頭茶開。拍岩上落英時,摩崖上赤麂鳴近十分鐘。來到鬼頭石,潭邊小橙果結。上鐘鳴瀑,芧膏菜叢常綠。來到兜蘭潭,初只見一棵二棵花柄枯斷,暗叫不妙,細察,則有一朵盛開,另一朵因花柄屈折而殘缺。再看,倚石而生的一株,竟有兩菖並結!去年看文章才知其花蕊藏上方左右兩孔中,特寫之,果見右黃左白,應是右雄左雌。去年才知它靠黑刺短腿食蚜蠅傳粉,但等不及出現,後來在較上游拍到另一種食蚜蠅。
再上,有苦苣苔開花,一色深一色淺,如兩品種。坡面較肥沃林土生細辛,不若往年盛壯,撥起葉片細看基部,花開如開心果。再上,有海棠開花,也是一色深一色淺,如兩品種。尾聲,當我發現上坡是草叢時,為免受苦,沿林帶橫走,直至見到前路仍是林帶時,始上行,見地上有棄置之漁農處鐵牌,便知山徑近矣,出處即山徑由林中出草坡處。喜見香港雙蝴蝶與海島十大功勞開花。
經爛頭營,有人紮營石屋旁。時間尚早,上大東山。比蚯蚓大一點的小青蛇佔小泥徑中間不讓路,我蹲下來請借路,不允,更向我吐信張口凡三分鐘,我用草莖騷它,才掉頭走,奇怪的是它並非鑽入草堆,而是把身體弓起向前路走,路面崎嶇,它像從人手中逃出的蚯蚓一樣彈左彈右,卻前行不到一兩個身位,我指著草堆,它才鑽進去。我想它的腹部一定有些痛,都怪我侵入它曬日光的地盤。由大東山頂西面下坡轉東走回衛徑,草長掩大石,是當天最難最危險的路段,我跌了一跤,還是循原路走回衛徑好了。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鎖羅盆竹笙老鼠斑

3-10-10鎖羅盆竹笙老鼠斑

今天鹿頸小巴不跟平日時間開,且滿人,便到大埔火車站轉小巴到烏蛟騰。
往阿媽芴路上,跳蛛咬幼蝽,人面蛛咬甲蟲,都比自己身體大。蛛多捕比體大者而蝽多捕比體小者。三旱田草、金午時花、雞骨草開花。落分水坳時地上有一糞金龜。
尖光峒每次都有多種蝶盤據,但每次都拍不好。尖光坳每次要登上兩山頭才到,而每次都以為只用登一個便到。疑迷途時,遇一對六十嵗男女,見我一人赤身而出,有點怕。在尖光峒看到數十人從坳背嶺下山往尖光坳,害怕極了,速下山入林。
林下有竹笙,就在徑邊,已開始凋萎,散腐臭味,是日最重耍發現。其身上有蟻,身外有一網幼蛛。
出到開陽田地,又有六七位五十嵗以上男女從右山林越溪出,似乎剛完成強闖。團隊領袖意氣風發,講話音量很大。我對他們的勇氣與體力心存敬意,但懷疑他們因缺乏知識而迷路。
路過最開陽的列村屋,一位三十多嵗男子撘訕,問我從哪處來,說他在這屋出世,我問他是姓黃嗎,又說鎖羅盆整地後好走了。他便說環保人士要保育,村民要保地,又舉昨天電視大浪西灣村長接受訪問,表示環保不能犧牲村民生計,能反映其心聲。我又說地是你們的,你們不過回復數十年前的模樣吧。他更正是數百年,又詳細解釋村民保地合法合理,應無大礙。這時五十嵗團隊領袖上來撘訕,叫他陳生,又說鎖羅盆是不知是哪一條村分枝出來的。三十多嵗男子說他姓黃,鎖羅盆不是分枝。三十多嵗男子又說,在這屋出世,反問他們從哪處來。
我趕到岬角看珊瑚,便出堤。清楚看到榕樹支柱根,。報刊說紅樹林被破壞了,我看到近堤的一半猶在,村前的一半則成為魚塘,且有鸊鵜。其實只要多種水生植物,假以時日,不難比之前吸引更多物種。所以我想跟黃生講,可以跟明理的環保團體如子盛的合作,進行永續規劃,使物種更多元,且能成為生計。
入岬角,山邊竟有羅漢松,海邊竟有海木耳,比蘭嶼更厚大。葉不亮又多脈的香花崖豆藤(山雞血藤)很多,皆盛開。在海裡滿是_礪,失望,走過最尖位置再潛,開始有珊瑚,分佈很散,且體小,形貌不美。水雖濁,但品種的確有多種。最叫人吃驚的是有頗多形似老鼠斑的幼魚伏石隙中。是日最重耍發現之二。又有蝶魚,試以飽引之入鏡不遂。
本來停在海上的快艇駛入鎖羅盆後往沙頭角方向駛去。回程仍入鎖羅盆上尖光坳下谷埔,這時見到村門有通告警示小心惡犬,附括號野狗。我拾起木棍,不經搭訕之屋,改行田畦路,奇怪連吠聲也沒有,似乎狗隨主人乘船回沙頭角了。這也合理,四條瘦狗那敢在此過夜,那有食物充飢。明明是他養的,卻說是野狗。在此出生卻不知後山有路通谷埔,黃生也有點可疑。
由尖光坳下谷埔段一頭一尾皆長長草,幸仍可通過。在谷埔回程的全部是五六十嵗男女。行山現已是老人運動。

白石橋飛鳳銜書油茶果

1-10-10白石橋飛鳳銜書油茶果
白石橋,在北京有,在日本有,在美國有。張良受圯下老人兵書之圯也是白石橋。徐光溥編全唐詩卷七百六十一載歐陽炯《大遊仙詩》有句「白石橋高曾縱步,朱陽館靜每存神」。在荃錦坳看到白石橋的路牌,豈能不去?路上肖梵天花,比平日見大,近看,其葉與肖梵天花不同,是梵天花?有花狀似大頭茶,但鋸葉緣,紅蛋果。有超過半呎竹節蟲隱蛇泡簕,其他只有草蜢。小禾本科結穗,大青開白花,有棕色果大如乒乓球,似乎是油茶果。鑽過樹蔭,豁然開朗,來到一谷地,短草田,矮槐樹開黃花,紅蓼,廣防風花。山邊有四石級巨墓誌銘「趙母李氏墓..卜葬全灣白石橋…作飛鳳啣書形…地師江子雲定針」。叶剑英祖父坚朴公坟在虎形山右边的一枝山脉搏结穴入,为“飞凤衔书穴”,立丙山壬向,兼巳山亥向,座山一百六十二度半丁巳分金。穴前罗城紧密,乾亥方有马山,甲卯方有秀峰,;右边艮寅峰起,丙午丁方来龙,六秀催官吉穴也!雪心賦云:丹鳳啣書,紫詔頒於帝闕。應出隱士受聘於帝闕,非科第之貴,如臥龍先生諸葛亮. 飞凤衔书
语出典故“飞凤衔书之兆”,寓意有大旺文书、考学升迁等文上之喜,恭祝学子高考金榜题名、一鸣惊人!
過小溪,是另一大幅田,有黃牛三四十隻,見人即竄入林。又有一墓,葬新安鄧族,山形為「塘王吐寶」。赤麖在山上啼,聲如被虐,不知者以為被捕獸器所陷,戚然悽然,經常聞見者知牠說不定在求歡。擬往西行尋橋,但路泥濘,便退往仙霞洞下山,又經一墓,上書「土名秤大魚」。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推理昆蟲小說〈活蟲之死〉

紅翅蟲pseudopyrochroa vestiflua lewis,發現伙伴逐一死去,恐下個便是自己,便登社求助。
紅翅蟲說他們跟紅螢與大蜚蠊同在枯木裡出生。雖然肉食性的紅螢幼蟲有時會攻擊紅翅蟲幼蟲,但紅翅蟲幼蟲會用腹部二根突起,裝成尖銳大顎,嚇走敵人,也算相安無事。長大後,紅翅蟲擬態有毒的紅螢科成蟲lycidae形態,也能求生。直到有一天,委託蟲親眼見到,死者一在羽化時被大山雀parus major minor銜走吞下、死者二在降落海州常山後只剩斷翅、死者三和委託蟲及一隻尺蠖同在一塊桑葉上,遭大山攻擊後,最後又是只剩斷翅。
1.日本蜚蠊到現場視察後發現,紅螢的顏色較黑。他猜這是被害原因。 為何紅翅蟲顏色較黑是紅翅蟲被害原因?
2.日本蜚蠊推斷,大山雀能從顏色分辨到紅翅蟲和紅螢。 如果日本蜚蠊推斷正確,有甚麼方法可幫助紅翅蟲?
3.日本蜚蠊建議紅翅蟲,把同住在枯木中的大蜚蠊的糞便抺身,使顏色轉黑。熊蜂探長指日本蜚蠊推斷有錯。 能為熊蜂探長提供論據嗎?
4.熊蜂探長指,紅翅蟲和紅螢種類很多,都不是一種顏色,大山雀看到大概形態色調,便判斷有毒,而放棄獵食,是謂mullererian mimicry。熊蜂探長指大山雀可能不是靠視覺找食物。 不是靠視覺靠甚麼?

5.熊蜂探長指,大山雀可能靠氣味找食物。大蜚蠊是大山雀其中一種食物,會放出強烈氣味。 如果熊蜂探長推斷正確,蜚蠊會放氣味跟本案有何關係?
6.紅螢與大蜚蠊也跟紅翅蟲同住枯木裡。紅翅蟲不難沾上大蜚蠊氣味,因此被獵殺。但黑大蟻指出這推斷有漏洞。 甚麼漏洞?
7.黑大蟻指出,紅螢也同大蜚蠊住枯木裡,也會沾上大蜚蠊味,但大山雀不吃牠,證明大山雀不靠氣味找食物。黑大蟻指出,被大山雀吃掉的,只有死者一。 為甚麼黑大蟻這樣說?

8.黑大蟻解釋死者一因羽化時顏色淡,不形成仿毒種式batesian mimicry,而被大山雀吃掉。黑大蟻指,死者三可能不是紅翅蟲, 那會是甚麼?
9.而是擬態成紅翅蟲的另一食肉蟲,有可能是紅螢。在美國有一種食肉螢火蟲會模仿另一種螢火蟲雌蟲發光吸引過來吃掉雄蟲。流星錘蛛則把模仿蛾喜歡的費洛蒙沾到絲團上。牠在吃掉死者二之後準備吃委託蟲之前,出現意外。熊蜂探長問死者二不是被大山雀吃掉嗎? 黑大蟻會怎回答熊蜂探長?

10.黑大蟻指死者二也非被大山雀吃掉。大山雀吃掉的是尺蠖,因為尺蠖在桑葉上不能形成隱蔽式batesian mimicry。熊蜂探長更指出大山雀會把獵物整隻吞下,不留斷翅。 如犯蟲不是大山雀會是誰?

11.大螳螂tenodera aridifolia運用攻擊型batesian mimicry策略獵得死者二三。 紅翅蟲的擬態有毒的紅螢不是會嚇走大螳螂嗎?
12.紅翅蟲的擬態是針對視力好的鳥類而進化出來,但對只會動就捕殺的大螳螂來說無效。 怎樣才能防避大螳螂的攻擊?
13.日本蜚蠊panesthia angustipennis spadica趕去提紅翅蟲,要以不動和裝死應付大螳螂。趕到時,樹冠掉下一隻大螳螂,抱著吃了一半的紅翅蟲。 大螳螂為何會從樹冠掉下?
原來是灰面鵟butastur indicus看穿,大螳螂隱蔽式batesian mimicry獵食牠,大螳螂裝死掉地上。

推理昆蟲小說 蜂的悲劇

現把情節簡化並設提問供與富昆蟲常識的小朋友參與推斷

熊蜂探長xylocopa appendiculuta smith開設偵探社,和他的女助手黑大蟻camponotus japonicus和男助手日本蜚蠊periplaneta japonica karny(由熱愛昆蟲和推理小說但一事無成的人類變成),接受不同昆蟲客戶的委託,尋找目撃蟲、證蟲、嫌疑蟲,追捕犯蟲,救助被害蟲。
〈蜂的悲劇〉231-265
1.黑大蟻母親被進入巢穴的刺棘蟻后polyrhachis lamellidens綁架。 怎樣救黑大蟻的母親?
2.熊蜂探長先請手下捉到雄刺棘蟻, 為何要捉來雄刺棘蟻?
3.放出費洛蒙,吸引刺棘蟻后出來交配,但無功而還。 還有其他方法嗎?
4.便請螻蛄掘挖洞, 為何要請螻蛄掘挖洞?
5.心急的黑大蟻,還跳進巢穴去。 黑大蟻會有甚麼遭遇?
6.熊蜂探長請小繭蜂braconidae經螻蛄掘出的隧道, 請小繭蜂做甚麼?
7.走到刺棘蟻后身上產卵寄生,仍無功而還。 為何不成功?
8.但因為刺棘蟻后咬傷的黑大蟻身體塞住通道,所以無法接近。 還有其他方法嗎?
9.一向冷靜的熊蜂探長竟按捺不住,跳進巢穴對付刺棘蟻后。 熊蜂探長為何我去理性?誰勝誰負?
10.刺棘蟻后咬斷熊蜂一腿,叮了熊蜂一口。最後蟻后被拖出地面,熊蜂抱住牠起飛。 熊蜂探長飛去哪裡?

11.飛到蟻獅巢,拋下。熊蜂探長解釋失去理性是因為當自己還是卵時,被芫菁crissites cephalotes寄生。幸得黑大蟻的爸爸擊退芫菁,為了報恩,一定要救出黑大蟻,所以失去理性。 此說法有破綻嗎?

12.蜚蠊指出,雄蟻交配後會死亡,不可能打退芫菁。熊蜂探長只好告之真相: 真相是怎樣的?

13.原來他本來是黑大蟻的父親,不甘只有交配的用途,交配後發願變成更有存在價值的雄性,所以便變成熊蜂探長了。黑大蟻最後死了。黑大蟻的母親,也就是熊蜂探長的妻子,卻救活了。

鳥飼否宇。(張東君譯2007)。《昆蟲偵探》。台北:野人文化

夢枕獏 露營小說

夢枕獏在《深山幻想譚》說,每座山的個性氛圍,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山(350) ,每座山都有一處或更多聖域,即地球的排氣孔,與宇宙同質的氣,在地球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高山,地球的氣特別重。和這種氣投緣的人,待在排氣孔一段時間後,會覺得很舒暢,覺得想永遠待在那兒,覺得好像跟山同化(352)。故事說一個男人在山上花七年鑽研用瓶子捉氣的方法,發現氣會變成人,便使詐切了叙述者的頭下來,放入瓶子。其實叙述者是上山自殺的失敗商人的鬼魂。我喜歡前面的理論杜撰更甚於故事杜撰。《二輪草谷》寫叙述者揹二十公斤背包,單獨一人,去人跡罕至、沒路標的登山道(231),踏著二輪草進山(230),靜謐地在山中度過幾天(232),遇上神秘美少年,請叙述者來到懸崖,看到壯觀的、開滿二輪草白花的山谷(241),請他幫忙攀下去,檢拾掉落山谷的頭巾,包住小石頭(240),放在美少年的墓碑前。原來美少年為近看二輪草谷墮崖死(242),姊姊在墓前擱下的頭巾被風吹走了(243)。此故事甚美。

茂呂美耶編譯(2009)奇夢錄--夢枕獏奇

黃佩佳原文摘錄八 序及拾遺


新界僻處海陬,本無文物之可言,而其山川秀媚,居民之淳樸,村野之幽妍,亦足以動人之情思者。使日處軟紅十丈中之香港旅人,一旦解衣磅礡,心游放矜群山萬木之間,未嘗不可偷一日之閒。予不文,自娩未能盡新界之風土名勝於萬一,不過勉為其難,以報衛子。新亭涕淚,故國雲煙,搦管之餘,能無感概乎!

黎洞有小酒廠,其南一英里,為水明山(龜頭嶺),上泉石之美,在新界頗有名。

龍躍頭,俗稱水門山,為泉石絕勝處,林木藪注,下有溪,相傳有龍躍其間,飛龍潭側為涌尾瀑。

鹿頸黃屋指春創儒黃公祠聯
由興惠至寶安 喬木三遷 宗祠創垂弘且遠
自漁而耕泮水 藻芹兩 雲礽蕃衍久彌光

石壁圍
林之週築石成壁,高可八尺,形若小城,故曰石壁圍。圍隱於萬綠叢中,其西側復有小溪,徐徐而下於涌口(地名)溪畔。垂柯及水, 頑石綜錯,泉流激越,__破沉寂,村野之美,無逾於此。聞村中人言,此地昔有居民千餘,後以風水關係,遷者漸多,今只存二百餘人耳。教堂居村之南,建築壯麗,講者為從遠道而來之外國傳教人,彼不甚黯華語,惟聽者不少也。涌口有洪聖古廟,懸鐘乾隆三十年鑄,有聯云:
洪澤汪洋,對巴山而作案,
聖恩浩蕩,擁鳳嶺以為屏。

黃佩佳原文摘錄 八 新界十景

浪打金鐘(西貢海東南小島)
小洲高數十呎,狀如金鐘,墓在其側,今已鞠為茂草,側有小巖,葛藤下垂,沒於水中,沙痕綿亘里許,接大山,潮退立見,因名絲線吊金鐘。正是
金鐘浪湧成佳地,如此名山古亦稀

雲蒸鳳嶺
當雲霧瀰漫,如蒸氣繚繞,凝雲零霧,飛舞盤旋,或斜拖、或倒捲,如怒濤滾滾,如煙火之裊裊,時如翠岫隱現,遠生濕翠,幾抺柔藍,霞蔚雲蒸,為狀至詭,若神龍之見首不見尾者然。詩云
霞蔚雲蒸籠翠岫,群山美似鳳凰奇

觀音坐蓮(觀音山)
觀音山其巔如人首,左右兩山坡斜趨,曲折間如交手接拳,及麓,林木轉由兩坡向中部叢密,又如盤膝而坐。附近為蓮花舊村,因名。錦田八鄉一帶,共有小丘十八,故又稱十八羅漢拜觀音。

潮灣秋月
潮水灣南,有長堤三,一由黿洲至鷹咀,另一至沙田圍,又一為車站至沙田頭,彷如白堤與斷橋,黿洲如孤山,望夫石如保俶塔,潮水灣如外湖,水牛山、炮樓山一帶如南北之高峰,隱有三天竺、虎砲泉、龍井、九溪十八澗諸勝,約畧如餘杭西子湖故沙田有小西湖之稱。
潮水灣縱橫方哩皆沙,當潮退時沙痕盡現。潮漲則如陷重山複水間。當朝曦初上,潮水正高,橫山霧斂,沿海煙浮,黿洲儷影,萬綠臨流。大涌橋上,城門河中,平堤遠樹,相與點綴其間,仿如蘇堤春曉,如夢醒西子,湖濱搓惺鬆眼,而睡意猶濃也。
當秋夜萬里無雲,皓月懸空照潮灣,澄澈如琉璃若倒影水晶盤裡。其時萬山皆靜,白露千頃,江水悠悠,云山渺渺,時而道風山上送來幾杵疎鐘,餘音嫋嫋,衝破巨靈幽寂,殊不讓西子湖之平湖秋月也。正是
最宜潮灣秋月夜,大涌橋上夢中行

杯渡晚鐘
當皓月中天,俯瞰屯門灣,晶瑩皓潔,銀蛇蜿蜿,誠具「海怒,浪激石;月來,山插天」之妙。時萬籟沉寂,山風呼嘯,林木簌簌,自禪院中送來鐘聲,悠揚渺逸,使半夜夢回之人聽之,如飄然運引,如修大解脫,有若寺中鐘響而江山寂,禪機發而萬古愁。曼殊詩云,「眾生一日不成佛,我夢中宵有淚痕」。清夜聽此鐘聲,咸有是感。懷梁士詔題該寺香海名山牌枋聯云「樓觀參差,清夜聞中通下界;湖山如此,何時返錫到中原」更使人興無限之感也。鐘聲不限於杯渡,新界名剎如林,鐘聲至多,奚取乎杯渡晚鐘者為哉?良以為,杯渡寺為新界名剎之冠,且居名山而臨屯門灣,海皓明月,清夜鐘聲,使山欲靜,而岸欲沉,最發人深醒,玄妙莫過於此。或傅該寺每至深夜,能自發微聲,雖不可盡信,然若山中古剎,午夜鐘鳴,自有足稱者。王漁洋句云「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夜半鐘」其趣自不同也。

清代詩人王士禎
楓葉蕭條水驛空,離居千里悵唯同;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夜半鐘。

娘潭飛潭
在八仙嶺之陰,潭深莫測,旁有高數 巨瀑,瀑以巖勢之阻,激湍飛濺,小瀑分流,垂簾若銀幔。水聲擊耳,清越可聽。炎夏至此最佳。潭之間為懸崖,巖巉有緻。傳明未時,有新娘坐輿,過此,因水勢湍急,輿夫與新娘,同汎於潭中。
正是
可憐明未于歸婦,無限幽情付潭中

帽山俯瞰
群山之首,新界各部多能見之。在荃灣望如一列大圍屏,在香港海面,望如大帽。城門、林村、錦田三大河流發源於此,新界山水幾受其支配盡耳。高逾二千呎者十三,多集於正峰東北、東南。登其絕頂,立於正峰,縱目四顧,眼底河山,歷歷為給,如覽新界全圖者。遠近皆歷歷可數也,其最形勝者諸山,咸環列俯伏其前,諸島一望無涯,雲衢萬里,風帆點點,煙波淼淼,極游目騁懷之娛也。正是登峰一覽群山小,指點珠江在白云。有二三星斗胸前落,十萬峰巒腳底青之概。昔黃龍大師登蛾眉山之絕頂有曰:到此無言可說,惟有盡情一哭耳。然今日之登大帽山絕頂,見此舊日河山,滄桑一片,能為盡情一哭可也?吁!今日之中國,豈老大中國耶!少年中國也!苟能多登大帽山之巔,亦可振奮我國民族之精神者,亦所以我少年中國之少年也!轉下,其趣亦相當。山深林密之處,不無野獸藏匿。據港報所載,虎、蛇、山豬之類,時有發現。草澤之間多蛇類,著者亦屢見,旅行此處者宜戒備之。

鞍嶺朝陽
登獅子山之巔而遙望之,其形絕肖一馬,垂首飲水於潮灣,至佳勝也。每當晨光熹微,朝暾初上,自大埔墟遠望鞍山,適見旭日掠其山隈而出,光芒四射,流虹掩映,長空耀彩,如列錦鋪繡,蔚為大觀。正是
看從左旭日隈山處,鞍嶺豪光萬芒。

昂平禪地
其周諸山,皆具鐘靈毓秀之氣,有禪樓數十,都清靜絕塵,極名山梵宇之勝,而蓮花山如石城,彌勒山谷如笑,鳳凰山氣勢崇雄,寂其間,尤為渺逸,時如霧海雲濤,斜拖橫抺,禪樓隱現,如處蓬萊。至若芒鞋布衲,梵韻鐘聲,出沒去間,飄忽如仙,更不復知人間何世。詩云,
此間別有蓬萊境,鐘聲梵韻動云天。

望夫化石
望夫石高四 餘,其側小石重叠,遠望為婦人之襁負其子,故稱石娘背子。相傳有某氏婦,其夫遠征,久未還,婦負子登山盼夫歸,呆立凝望,嵗月遷延,亦復為是,精誠所至,遂化為石。孟郊句云,夫不來兮江水碧,行人悠悠朝與暮。千年萬年色為故,沉恨之深,可謂至矣,然是說實屬虛渺,不足取信,惟巖石之形勝,有為是者,且作名勝觀可耳。考我國之名勝,以望夫山名者尚有二,一在河北山海關,一在肇興,後者傳西江輪經此,必須傾油江中,以為石娘娘理雲鬟之需,否則波翻浪湧,必遭大禍。沙田之石則無此種神話,只供指點觀望而已,最肖之處,莫為立於南車公廟前,或田心圍遙望。陌頭楊柳幽思婦久盼征人尚未歸

黃佩佳原文摘錄七 新界農業

石湖墟
有民國十九年建之日光園,中醫廖壽彭別業內,闢亭台池沼,點綴頗雅,不遠即為上水警署。

軍地
有頗大之賽馬場

安樂村
港商馮鏡湖等集資所闢,內有鏡湖別墅、成法園、西河別墅、瑞勝書室、三教總學會、軒轅祖祠、安樂祠等

農業
新界農產品展覽會1927年起在東英學園,後每年在石湖墟舉行。農業能廣設備而樹規模者,當推大埔之康樂園粉嶺之安樂村、橫洲州之娛苑及上水之東英學園,所植蔬果,華洋俱備,種類雜繁,而產量亦最多,各村出產其較著者如下:
嶺仔:蔥、蒜、狗尾菜、薑
古洞:大薯、生菜
沙田:沙葛、韮菜、狗杞
楊屋:蘿蔔
安樂村、林村、荃灣:波蘿
上水:荔枝、白花芥蘭心、大頭菜白菜心、芥菜
鶴藪:糯仔
大埔:細花生、木瓜、沙葛
龍躍頭:梅菜
橫洲:楊桃、荔枝、西檸檬
金錢、荃灣:雞蛋
九龍城:白花芥蘭心、生菜

學校
林村 遵學校,附設於福音堂內,讀三十餘人。烏蛟田有覺群學校,生徙徒四十餘人,辦理甚佳,政府嘗津貼之,聞該村屬蜈蚣地,清季科名頗盛,李族共有庠生四人。南涌李屋,有靜觀家塾,讀者二十餘人。

黃佩佳原文摘錄六 噪林鳥小港

大嶼山
宋時此洲有居民甚少,東涌大澳人最多,如帝昺避居此,當不出此兩地,亦無帝昺遺蹟。雖無實蹟可考,土人亦有傳說者,惟該處西北山間所產之山桔,現有龍形,出自天然,不易採得者。土人謂,宋帝昺當過此,曝衣其上,現有龍形,蓋龍袍之表徵者也。此說屬神話之一,不足引以為證耳。

噪林鳥小港(沙頭角海)
有拱橋小溪,曲澗橫塘,亂綠浮紅,因風搖曳。沿岸時有噪林鳥,羽色紫蒼黃不等,翱翔上下,飛鳴休止,為噪林鳥小港絕勝處。吾嘗立沙頭角之濱而望大鵬山耳,當夕陽凌影,半山作紫金色,晚雲黯黯,彌漫山之腰,掩映大鵬灣水,十方微黃,此際正當古城落日,氣象蕭森,有如憑吊羅馬希臘。從昔日之遺蹟,而緬懷昔日之英傑,無限蒼涼,莫能自已,又安知今日大鵬灣西岸,相對新安氏族,各負海際,肥其身,興其家,蔭其子孫,如避世秦人,己不復知人間何世耳。前人句云,准水東邊舊時月,夜深猶過女牆來。今則鵬海東邊舊時月,夜深猶過此灣來。吾書至此,念此情此景,悽愴莫能,自己無亦發思古之幽情也耶來

八仙嶺
聯屬起頓,自西而東,凡二哩,遙望如列屏,如波濤,形勢絕勝。涌尾瀑高六十來呎,誠新界第一瀑也。

獅子山
又名癩子頭山、金鳳山、駱駝山、鷹咀山、禾鐮咀山、麒麟山。相傳其巔有井,內藏金腊燭,今已無存。

龍津橋
長六十 ,闊六尺,為光緒十八年所築。木橋長二十四 ,寬一 二尺,今以填海建警署闊馬路之關係,已無復舊觀,只餘巨砲四等而己,分置警署之側,以為裝飾,中為石砲上有津源碑文。

黃佩佳原文摘錄五 長洲

長洲
若當薄暮冥冥,由此步山椒而望,騁懷於海闊天空處,則見遠近洲嶼,隱約於晚霞凝翠間也,已而晚燈初上,玉兔飛升,龍宮銷寂,漁家火明,旋聞肩舟唱晚,歌韻悠悠,臨岸喚渡聲,與海上呼賣聲相應,其韻味之濃,著者述至此,亦為之神往。洲之東部荒蕪磊落,人踪罕至,飛鳥聲稀,而怪石纍纍,巖巉頑異,突兀崢嶸,或倚山隈,或臨涯際,如貓如象,如犬出浴,如鱷肆威,其為狀至殊也。舊遊如夢。民國十五年暮春,與學侶曹、徐二子游長洲。細雨霏霏,春情繾綣,遍歷各山,不以為苦夜,漫游於市內,品茗於昔日之群譜園,中懸大火水燈一具,其光黯滲,座客之影幢幢,斜仰壁間,此風殊趣。後宿於大新街某銅鐵店之小樓中,共佔一床,起為深談,遙望江山,星火迷離而珠娘皆晚,歌韻悠然,憶王仲瞿句云:大地星河圍永夜,中江燈火見南朝。翌日攀花瓶山側之 箱石,暴雨狂風雷電驟至,海濤鳴嘶,冒險下巖,疾走樓前,去衣曝之,及歸,衣履盡乾。今徐子投於桂之龍州,曹子僕僕平津間,偶憶此游,低徊往事,惆悵無已,讀舒鐵雲句云「借得東風一角天,平朋來上渡江船,浮雲變幻江潮漲,只有青山似舊年」最近遊長洲,誠有此感,並為俚句云:

久作長洲別,重返舊地遊。
一灣煙水淨,半嶺雨潺潺。
浮屋鱗鱗接,江山款款留。
天涯半烽火,遠海角浪聲。
往事心頭影,滄桑眼底收。

黃佩佳原文摘錄三 黿洲王屋及沙田諸鄉

沙田
居潮水灣之南,三面山而一面水,野草平堤,溪光橋影,峰壑迴環,白雲深鎖,別具幽邃也。當潮退時,臨岸皆沙,縱橫幾及一方哩,故曰沙田。

多石
多石或以刀石之首音相諧,村人久居此,習稱多石,以訛傳訛,遂以多石名其村

小瀝源
小瀝源原名水瀝源亦作水瀝洞

黿洲(圓洲)
黿洲,其形為黿,故名。面積約一方哩,高226呎,處潮水灣南部中央。清初沙田圍、多石、插桅竿諸村田隴瀕海,潮水則淹,遂先後集資築兩堤接黿洲。先由沙田圍村之西南海濱起,伸出百餘碼,復東北折而止於黿洲角之南,凡四百餘碼,今已荒廢,盡成沼澤,村民移耕東南兩部,或轉作小經營及外出謀生。後由黿洲東部築堤至鷹咀(彭按,即沙田竹枝詞中的見咀,今醫院一帶),保障多石、插桅竿之田畝,其上有泥路。至今仍存。

居黿洲者不多,分住王屋及黿洲角村。王屋居洲之西南,有五姓四五家。其家祠已破落,榜聯於門曰:三槐世澤,兩晉家聲。附近有磚瓦及長生店。黿洲角則在洲之西北,居者雜姓。謝姓居多,亦五六家耳。

當時新安縣北部及東北部居民,往來港九,無論水陸,必先取道至沙田,而後越嶺,山川形勢之所使然。潮灣水退,恆達黿洲之西,距潮灣南岸幾及一哩,雖小艇不能駛進,故在去岸最深之黿洲角築石碼頭,長三丈餘,雖值潮退,亦無所礙。由水道來者,必登黿洲角碼頭,然後沿堤走至沙田圍。黿洲角實為當時出洋門戶之一,各處鄉渡云集,熙來攘往,每日皆有渡船數十艘停泊於此,一時稱盛。咸豐時,設稅關於黿洲角之北,如佛堂門、佛堂洲、塔門、汲水門之所置,皆無異於村居之小屋一幢。民初,港府就稅關原址設沙田警署,後又遷沙田頭,至今留得故址,供過客憑吊。

由黿洲南部起行,環繞一周,沿岸皆有小徑。初在山麓,約五分鐘至東部,右望長堤,其上有路直達鷹咀。上至五十呎後緩降,頑石盈徑,野草滋蔓。及抵東北部,路稍崎嶇。至北部,漸入佳境,遙看八仙、馬鞍,及轉西北,降山麓,見得稅關釐廠之遺址,及石碼頭。進黿洲角村,村舍排立。於此至王屋沿岸,昔稱水鹹門。今只王屋稱水鹹門耳。至西,上至七十呎,回望下禾輋、火炭落路下等村,轉南至王屋,則在山麓耳,南望沙田圍,依山臨海。及至出發處,需時二十分鐘。

黃佩佳原文摘錄二 鄉村風光

葵涌
下葵涌,黃雲四野,村居整齊,溪流掩映,風景奇逸。上葵涌多菜畦,林邊綠樹,屋角斜陽,別見幽邃。

牛頭角
倚山臨海,有海灘,可泳,居民二十餘家,修竹成林,迎風搖曳,清篁瀟灑,翠影參差,盛夏至此,徘徊不忍去也。

九龍塘
八九年間,將此小村開闢,復範以短垣,盆栽花木,繽紛雜陳,魏紫婔黃,爭妍鬥麗,綺樓燈影,小窗垂幔,偶而琴韻歌聲,起自寂寞深院間,柔媚抑揚,至快人意。

蝴蝶谷
在昂蛾山之西北,沿梅紅旅館沿涌畔之山徑行二十五分鐘,林木參天,流泉交響,山勢環繞如谷。春時,蝴蝶千百徘徊,飛舞或戲止,久久不去,若癡癡情深者然。蝴蝶大小種類,綽約不一,然以黑色者為最。多該處花卉甚蕃,大木則茂,蝴蝶竟集於此,游者異之,因名其地曰蝴蝶谷,與九龍塘之猴子林,兩相輝映。唯至秋時,蝶去林空,過者撫然。

西樓角
遍植修竹,分列盆栽花卉,棚頂蘿藤蓋之,彌望濃蔭,滿園春色,至快人意。

木棉下
東通墟市,西瀕海灣,南連沙嘴,死負小丘。涌水成大溪,對岸菜畦錯落,溪水淨為琉璃,軟綠垂蔭,雲山入畫,風光之媚,在荃灣村落中為最。

鱟地
小丘如鱟,錦田三世祖旭公半月照潭風水墓所在,其右有重修墓碑記曰,理民府曾多次協助裔孫,斡旋阻止異姓在墓前海灣立村、建樓、在小丘取泥、在附近埋葬、即港府計劃沿涌設商埠,前面仍作低矮之街市,而無高樓烟窗之礙。港府委曲周詳,成全我祖墓,可謂優厚耳。

汀九
原名癲狗,濤聲泊岸,稍有海角漁村風趣。

道風山
原名景風,源於景風東扇,基督教東漸之意。外國人在我國傳教者,時至今日,幾無處無之。以犧牲努力精神建禮拜堂,往來窮鄉僻壤傳教,造就青年有為學子,扶植信徒生活,憫孤憐寡,濟弱扶貧。即今日新界各村落亦多教堂,彼等所為,誠使人驚奇。西儒李佳白創尚賢堂於舊京,請序梁啟超,云,我國人不暇自哀,而外人哀之,且越姓而代之, 觀乎道風山,其偉大建築,組織縝密,頗憶梁序之數語,而尤其無窮之感也

黃佩佳原文摘錄一 香港山川形勢與居民落藉之關係

南宋時鄧族等大族循珠江海路來而非循陸路來,佔據元朗河谷,推進至林村谷,直到大埔頭而止。
林村谷以東,無沃壤而只有大森林。林村谷與今大埔間無古道可證之。
今日所稱大埔實為大步,過者懼野獸出沒,大步而趨,故云大步,實該處之地名而非村名。今日之大埔仍只貿易重心,古代居民以農為本,既無沃土耕作,故不宜落藉。
明萬曆置新安縣設官大鵬守禦築竣,明清時乃有雜姓,由沙頭角經古道入新界北
落藉。
落藉大埔者,當較林村谷為後,非由林村谷推進,而是間接由北部推進也。
今日新界東岸,有無數小村,大抵其先世自惠洲潮陽航海至此登岸,就近覓地而居,不再深入新界中部,久之遂成小族,士稱客族人,時而此去彼來,或存或亡,至今多雜姓相處,不設宗祠者比比然也。山勢使人塞,使人離,該處與西部相去太遠,自古極小往來,無機會與先進鄉民切磋其文化之演進终較低。

香港最早之華人博物學家 黃佩佳

黃佩佳,籍貫順德,1904-1908生於香港,1922-1926(12-18嵗)就讀皇仁書院。愛國,熟讀新安縣志,在未通公路時己闖新娘潭,在未有旅店時已渡宿長洲,更常獨自走訪鄉村父老。畢業後任庫務司署文員。1932年與其他年輕公務員組「雄風旅行團」,取振大陸雄風之意,有「江山洵美非吾土,書劍飄零有故人」之歎。1935年,以「江山故人」為筆名,在華僑日報副刊介紹新界風光、居民來源、經濟、教育,以致名勝古蹟、建築形勝、地方史。後更名《新界風土名勝大觀》,另又發表《琴寒館漫談》、《額涼集》。他用優美文筆,結合深刻的文化感情,描述新界十景,是我讀過的本地遊記中,最堪細嚼回味,值得傳世,余光中的鄉愁與余秋雨與文化苦旅,都可以溯源黃佩佳。他分析香港山川形勢與居民落藉之關係,點出大埔森林與黿洲角(今沙田元洲角)的影響力,真箇發聾振聵,是到現在為止香港各大學地理學人類學教授們都做不出來的富創意與洞見的論文。他一早就斷定帝昺並非死於大嶼山,不理你各位國學大師爭論。他關心民生,清楚哪一鄉生產哪一魚農產品最美售價幾毫幾分。他比科大衛吳倫倪霞更早抄存對聯、碑銘,而且抄的有很多都是現時已湮滅而科大衛吳倫倪霞未收的。總之,他是香港二三十年代文化界一位奇人,可能是香港最早之華人博物學家,與同時期發表博物學研究的香樂思有同等重要地位。因為他用中文著述,所以他的影響更大,從而開出吳灞陵---李君毅---陳溢晃這一路富中國才情又重視與村民交流的香港史地著述方向。

徐仁修風情之旅

徐仁修一系列配上文字的荒野影集一直是我最喜愛的用中文書寫的自然寫作,近年望穿秋水也不見新作,到公共圖書館找出在荒野影集之前出版的風情之旅系列解渴。風情之旅系列已經沒有原來台灣皇冠出版社的繁體字版,只有大陸版,除了相片好像比原來較差,其實內容一樣。徐仁修的文筆很好,記得看過一則報導是他某一篇風情之旅曾被一位台灣女大學教授抄襲,投稿徵文比賽並得到獎項,後來給一位徐仁修讀者拆穿。以下三則較能表達徐仁修保育哲學。

椰子河屠豹記 大湖悲歌75-90
作者朋友在尼瓜拉瓜椰子河附近開牧牛場,五年來豹吃了四十多頭牛,要殺牠。作者指他一個人霸佔本來可養活幾百隻豹的土地,豹只吃掉九牛一毛的牛,不應殺。直到豹吃掉朋友送給作者的白馬母女,作者才改變主意,請為報殺妻之仇而殺豹如鹿之印第安獵豹者,傳授獵豹方法,但獵豹者因一次月夜見豹暈眩之美而罷獵,不把方法傳授,以免破壞上帝創造之美,但聽完作者描述,印第安人總結,此豹聰明、懶,又富有經驗,殺一隻危險的老豹,於人有益,於大自然無損,便傳授獵豹法。豈料豹已成精,豹先誘作者和場主注意,然後泅過椰子河,從後撲殺作者,幸因一眼被馬踢盲,才落空被殺。

叢林之王 季風穿林83-104
作者在菲律賓大希米山谷教當地人種高梁,但被550磅有7 吋獠牙的大野豬糟蹋,他擅急速轉身,用身軀撞倒對手,再用獠牙刺狗和人,連作者和請來的神鎗手中尉也受傷。朋友提議用毒,但作者反對,覺得這變成兩者在意志耐力、勇氣、智力、獵技方面的較量,把牠當成可以激發生命潛力的、跟知己一樣重要的敵人。作者說他獵大野豬不是要當英雄,而是追求充實生命、使生命更有意義、增添新經驗。作者遇上莽遠族老酋長,說六十年前家園也出現過特大野豬,為生計哥哥和自己都去獵牠,但非死即傷。而今則不但不追捕,反要保護,因能驅走來大規模佔地種糧的平地人。老酋長請作者只是趕走,而不是殺死牠。作者趁大野豬衝來轉身時,向左欺身半步,用火把代槍刺鼻,多次刺中,向迫進死角的叢林之王透露,正是王從未敗過,所以不曾改進戰術,終絆倒灰在自己的窠臼中。最後作者只剌肩頸,而非其喉,還燒了尾陰一下,便放走牠。

哀鳴的小鹿 大湖悲歌157-171
鹿鳴笛聲似小鹿哀鳴,母鹿聽到,便會走近,讓獵鹿人獵殺。作者未能說服獵鹿人,反與他共獵,故意射差,又故意干擾放鎗,最後給等值價錢,算買了鹿。作者勸獵鹿人獵公鹿、老鹿,鹿群才不會減少。又說以他的技巧、聰明和體格,必會成為獵無不獲的人。獵鹿人當時應允,失業後,又去獵母鹿,但鹿鳴笛聲吸引美洲豹來,獵鹿人給殺了。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魯金《香港人須知》鉤沉

到中央圖書館借魯金80年代在東方日報《香港人須知》專欄剪報,有三大盒,只選有關地名的部份看,不可影印,只淮筆錄,用了五個小時。魯金的說法,很多都同其他人不同,魯金《香港人須知》鉤沉

一 最重要及最可信見解

l 步即泊船處,即埗頭本字。大步,即大埗頭;米步即,運米埗頭。
l 如因僱印裔工程師測量北區河流,故被印裔工程師命名為印度河India River (梧桐河)、恆河Gang River (平原河)、杰克勒姆河Jhelum River( 丹山河)、薩特盧河Sutlej River ( 石上河)、切納布河Chenab River (軍地河)。在印巴,薩特盧河、杰克勒姆河和切納布河都是印度河支流。
l 1850年荷里活道命名早於1903年美國荷里活。當時該處冬青成林。
l 桂角山英譯Kai Keung Leng再中譯成雞公嶺。
l 英水兵大部份為蘇格蘭人,故測量香港仔時,以家鄉港口命為Aberdeen。
l 在港德牧巴色會1914因英德戰爭被驅,由英基督教監管自理,改稱祟真會,即祟敬真理。
l 扯旗山之名不為張保仔起,當時仍叫香爐峰,卑路乍在山頂扯米字旗,定名佔領山possession Mount。吉士笠譯為太平山,慶鴉片戰爭結束而太平,後配合維港而稱維山。

二 不重要但可信見解

l 陂塘乃築於山上之水塘,儲水供旱時灌溉用,平原河有塘肚、昂塘、塘坊三村,都有陂塘。
l 汲水間原名急水門。
l 西貢公路名hirams highway ,設計者是英軍少校,綽號香腸。hirams是香腸,路直長似腸。
l 因形肖故名牛屎忽灣,後雅化成牛池灣。
l 坪洋本名坪源。
l 掃桿埔原名地膚,藜科,枯後,可作掃帚。

三 重要但不可盡信見解

l 九龍原九隆起之山,可駐軍設汛。
l 圓嶺有石礦,鑽可取石,做建材,因稱鑽石山。1898英人把鑽石山譯為Diamond Hill。
l 插桅杆村之桅杆為清遷界標記。
l 西貢因為是貢船在西面的停泊點命名。
l 軍地由未能趕及勤王帝昺護駕的士兵留駐而成,非指英軍紮營處。
l 長山古寺是從前附近鄉人去南洋的留宿地,之後出沙頭角海碼頭。
l 紅花嶺的紅花是杜鵑/胭脂花(花冠似一筆筒),英名Robin nest‘sHill,Robin聲如嘶馬,故名駒鳥,亦稱知更鳥,大約一個更次叫一次,故名知更。
l 三山國王扶宋太祖征中原,三山是明山、巾山、獨山,宋太祖拳政後,遂封三山為豐國之王,寧國之王,之王後,演成國王
l 年花階段變化:開埠至1938年為吊鍾,廣州興,在枝頂開花,有高中象徵。唯1913新界劃入殖民地範圍,禁砍伐,改由大陸運來。抗戰後交通困難,才用桃花代替。

四 不重要又不可盡信見解
l 東心其實為東心鰭(心鰭即背鰭) ,漁民以形命名。
l 牛過路是白沙澳、荔枝莊村人,要到沙頭角買牛,在海下登岸,拖回之路。
l 蒲台島因似蒲魚命名。
l 火炭因山上多火炭母命名。


五 不可信見解

l 元朗藍地有老虎坑及虎地下村,軍地有虎地排,青衣有虎地角,獅子山下有老虎岩;新安縣誌及東莞縣誌物產篇都記載老虎;三四十年代仍獵得四隻;足證有虎築巢繁殖。
l Staring Inlet社為橋柱之門,當時以深圳河為界,故第一條界柱便在沙頭角海河以外打下去,這種木柱有如建橋的木柱,此英人稱沙頭角海為橋柱之門,意即中英交處的門戶也。
l 浪茄由於海口兩邊有石似矮瓜,又大浪,故名。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六歲前殘留記憶(據1993或以前日誌)

蜜蜂蝦
山拔挺巨大,我仰視才能見到一面山崖。山後有甚麼全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有一隊大哥哥自山中回來,笑著說,山後有蝦,長大螫,身黑黃相間,似蜜蜂。自此每次仰視山,都想到蜜蜂蝦,但每次都因為被山阻隔,所以看不見蜜蜂蝦。但我不敢揭走那座山,因為怕一揭走,蜜蜂蝦也會消失。
(據大哥講述,有一天,七號墳場寮屋區(今順利邨附近)家長發現全村男孩不見了,原來是被最高大的帶領進飛鵝山去探險,直到入黑時才浩浩湯湯賦歸。)

金魚
田邊水澗裡不時會有閃金光的魚出現,一位叔叔對我說。之後我每次來到澗邊,望著急走的流水,都會後悔來遲了,金魚又游走了。

井中魚
我跌落井裡,像一棵碩大果子,緩緩沉落,也無慌恐,睜大眼睛,把井中四周模樣,看得清清楚楚,一個接一個水泡往上升,更有很多不同顏色小魚,自左至右,自右至左,直游直過,蔚為奇觀,我開心死了,把眼睜至最大,不眨一下,雙手貼兩腿,保持挺直姿勢,直至腳尖摩到井底,用力一磴,身子便垂直升起,速度跟下沉時一樣慢,我又睜大眼,盡情地再看七彩繽紛的魚兒多一次,來到井口,很容易便爬上來。

陸上魚
坐在石牌上,身旁有一個桶。桶裡裝了剛在坑中抓來的漂亮的魚,怎料桶中水全倒瀉了,魚躺泥地上快要涸死。我坐在石牌上,一籌莫展。身後卻鑽出另一群魚兒,我更焦急,心忖要找來更多活命水了,看清楚,魚群游過砂石,繞開泥巴,穿越草根,就如一隊花式表演的戰機,身軀鮮活,態度雍容,於是我懷疑應否要去找活命水了。

魚手鐲
家在小山上,山下一道小坑橫過,進出都要走過一道木橋,我常在橋下捉大肚婆(食蚊魚)。我能把藏在石塊和泥淖水草間的大肚婆摸出來,而且數量不少。捉上來放在木橋上,雄的身較輕,跳跳彈彈,便隱沒在草堆泥石間,沒留意,以後便曬乾了。雌的肚大,可供鐵線穿過,找來半打便可串成一圈,因其肚反射金黃色光澤,串魚鐵線圈就像一件手鐲。(雖然食蚊魚是入侵種,使本地青鏘滅絕,減少其數量無可厚非,但六歲前的我是沒有這種知識的。我記不起這樣殘忍的事是別人教的還是自己發明的。據大哥講述,我曾在橋上跌落坑,穿頭流血,由他抱我回家。但此事我沒印象。)

水池
木橋右邊有水池,下接馬路,是七號墳場生產菜蔬的集散地。清拆前荒廢後有發泡膠浮池上,便搭成一艘小船坐上,極安全舒適漫游池上,任由飄浮。棄置池中浮沉的的另有茶樓用可摺成半圓形的枱面,竟可伏其摺痕上,兩手伸直抓枱面,上下拍動,如蝶前進。


遊戲
除了上幼稚園和出坪石邨會穿鞋子,在家是連拖鞋也不穿的,而我也很多時不在家,走到田疇去。我經常赤腳走到黃仔家裡去。黃仔經常戴黃色太陽帽,我們從來沒有一起玩過玩具,但玩意很多。黃家地上多蒼蠅,我們會用右手捏握透明膠袋中部,張開下部成罩,悄然貼近蒼蠅套住,把蒼蠅推上上部,再用相同方法捉另一隻,待滿袋蒼蠅嗡嗡叫時便逐一捏死數誰最多。捉完蒼蠅,會走到田邊拾起空的小白蝸牛殼,雙方以姆指及食指拈著殼的最闊處,以尖端互對,錐向對方,以不陷破者勝。我們會摘路邊的酸味(讀音如粵語詞彙「第尾」的「尾」)草(紅花酢醬草)的莖來吸吮,原來最甜美的是其根部,把泥洗淨後生吃味如馬蹄。
姊姊教我玩煮飯仔,在玩具碗碟鍋鑊上放馬櫻丹花果葉。有一次在夜晚在前庭,姊姊要替我挖耳垢,我不願,她說把挖出的耳垢拋到空中一吹,便會變成小鳥,我便依她,左右耳掏完小鳥都沒出現,也無法追究。在前庭有時會燒乾草,父親把一隻肥大的非洲蝸牛也扔進火堆中。在前庭也最玩「掟公仔」,參加者各人把一兩隻小硬膠動物放在井字中間,用一隻做「頭」,擲向最遠橫線,以不出界又最近橫者先行,用「頭」撞出井字中間動物,悉為所獲,把其他參與者的「頭」擲中者,可接收其所獲。
當時不知道誰在床頭貼了幾個天使,一位「師母」也常到叔婆家做禮拜,有時會被邀參予,看到一些祈禱圖畫,竟有一次臨睡前對著天使做祈禱手勢,很細聲說「我要做個好孩子」,怕被人發現。
大哥曾在微雨夜帶我到佐敦谷水塘釣塘虱,我們在傘下,大哥一條接一條把塘虱拉上來,回家後放在水泥缸裡。大哥養的小黃狗在田裡常常追著我玩,停下來時向我擺尾,但當時我覺得被牠纏著很煩,常踢走牠。黃狗大了被大人劏來吃,大哥哭了,我不明白大哥為甚麼哭。後來聽母親講,在搬來七號墳場前,也就是我未出生前,一家住紅磡山谷道木屋區,當時大哥大概兩三歲,也養了一頭小狗,平時用鐵鍊拴著,突發生火災,大哥要帶狗走,但人人趕著逃忙,沒有大人理會狗,大哥一邊被拉走一邊哭喚「狗狗,狗狗」。火滅後重臨,大哥要找的只是狗狗。看來大哥從小比我更有愛心。當年電視台熱播由何守信講解的摔角比賽,大哥和我在閣仔玩摔角,砰的一聲把我從閣仔摔到地下。媽媽說當時我沒有哭,頭也沒傷痕腫脹,便沒送去醫院,不了了之。
媽媽曾跟我一起蹲在火爐前,一邊添柴,一邊跟我玩吸盤青蛙,青蛙跳起時她便大笑。
屋左是豬欄,屋右是雞舍,肥大的公雞,常追著我啄,很討厭公雞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我經常想快些長大踢牠報仇。真怕的是螳螂。大哥說過,曾在回家路邊草叢,見過比手巴掌還要大的螳螂。我有零用錢時會走到屋下小店買雪條,為了不讓母親發現,我會停在回家路邊啃完雪條才回家,當時我總覺得比手巴掌還要大的螳螂就在裡面隱伏,在望著我吃雪條,雖然一直未見面,連手指一樣長的也未見過。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野外日誌 彭玉文

近日天寒不宜外出,遂整理好2004年至今野外日誌目錄,全文字稿也近百頁,每則有照片少則5張多則30張。

2004

一月
4-1-04西流江新鮮箭豬

二月
15-2-04黃嶺木薑子並列開花 22-2-04戶洲塘火後黃葉 29-2-04白雲山夕照

四月
4-4-04牛湖托蘭花 6-4-04大奄薰衣琉璃 7-4-04流水響吉丁蟲 18-4-04崇謙堂羊角拗
20-4-04山寮海竽

六月
22-6-04梧桐寨黑斑傘弄蝶

九月
5-9-04圓墩下嬈灰蝶 11-9-04散髮瀑遇蛇 18-9-04橫山腳擬似香港細辛 19-9-04山寮白天牛
26-9-04九肚山葫蘆茶 29-9-04芬箕托鐵木萊灰蝶

十月
10-10-04老龍田澗闊葉穀精草 16-10-04馬鞍山頂看滑翔傘 24-10-04 石坑惡狗

十一月
13-11-04茅坪大頭茶白花鋪古道 21-11-04雙鹿異鱲 28-11-04牛過路漆葉紅

十二月
6-12-04黃鶴石澗山火 19-12-04大埔坳鴿佇猴攀 29-12-04荔枝窩梅花白

2005

一月
1-1-05松山炮仗花、睡蓮花開 15-1-05大霧山紅隼 23-1-05 小坑報喜斑粉蝶羽化 27-1-05燕岩竹林


二月
7-2-05大城唇柱苣苔 10-2-05紅石門蜜蜂蝦 20-2-05陳屋豬籠草結籽

三月
19-3-05小坑華南龍膽 20-3-05龜頭嶺 仙茅開花 25-3山寮蘇鐵蕨浴火重生
27-3-05小坑金錢草粘小虫

四月
3-4-05塱原綠頭鴨 9-4-05鹿頸綠藻地氈 17-4珠頸斑鳩拍拖 23-4-05龍山徑長頸捲葉象鼻蟲築巢


五月
7-5-05燕岩石仙桃開花 8-5-05苦惡鳥親子遊 14-5-05燕哺子 15-5-05荔枝椿象產卵
22-5鶴藪蜓脫殼


六月
11-6-05 石水澗多茜 12-6-05龍山徑稀有吉丁蟲 13-6-05紅腹青銅金龜 19-6-05龍山徑沈香果實落
26-6-05 元墩下偽瓢蟲

七月
2-7-05大埔坳鉛山壁虎 3-7-05龍山徑美麗盾蝽 10-7-05元敦下大象鼻蟲 16-7-05黃腳虎頭蜂自殘
17-7-05斑節細腰蜂築泥壺 21-7-05灰蝶 24-7-05螢光掠過 25-7-05龍船花引端紅蝶
26-7-05相思飛入廳 27-7-05橫涌石澗長筒苦巨苔開花

八月
1-8-05紅石門草海桐的花 6-8-05梧桐寨蚜灰蝶交配 7-8-05屏南石澗毛柱鐵線蓮盛放
9-8-05 黃龍石澗蛤蚧 11-8-05被蛛絲纏的螢火蟲 12-8-05黃龍郊遊徑電蛺蝶
14-8-05黃腹胡蜂滅門側異腹胡蜂 22-8-05牡丹鸚鵡 23-8-05茵陳蒿引斑蝶 24-8-05雌獨角仙
27-8-05妖臉的天蛾 28-8-05山寮鬼臉天蛾 31-8-05 圓墩下緬甸嬈灰蝶

九月
3-9-05大城石澗獮猴 10-9-05谷埔天牛 19-9-05城門蟻擔蜓

十月
2-10-05 屏風山竹葉蘭 21-10-05祠堂村 一點灰蝶 23-10-05 馬陸 29-10-05觀音山赤麂
30-10-05小坑築新渠

十一月
5-11-05茘枝窩大葉藻彩螺 20-11-05龜頭嶺野桔樹 27-11-05 老龍石澗八角紅花

十二月
3-12-05黃鶴石澗海棠結子 11-12 -05牛屎湖黑鱲 17-12-05谷埔鐵冬青紅 24-12-05雞公嶺蛇吞蛙9-4-05鹿頸綠藻地氈 17-4珠頸斑鳩拍拖 23-4-05龍山徑長頸捲葉象鼻蟲築巢

2006

一月
14-1-06萬屋邊紅耳鵯吃羅望子 15-1-06荔枝窩烏桕紅 26-1-06報喜斑產卵 31-1-06夢完鳳凰笏

二月
11-2-06燕岩野王瓜 19-2-06 鹹坑尾豬籠草 26-2-2006深涌耳挖草

三月
5-3-06皇后山含笑開 12-3-06木棉盛放 11-3-06小坑曼陀羅、仙鶴草開花 19-3在老農田談荒野香港

四月
1-4-06 大奄山黑丸灰蝶 6-4-06鳳園遇蛇 8-4-06鹿巢坳絨蟻蜂- 17-4-06大埔坳長毛猿金花蟲23-04-06禾上墩莪朮驚艷 30-4-06山寮蝗蟲大發生
六月20-6-06陷紋金龜 24-6-06青竹蛇 25-6-06泥壺蜂 27-6-06擔心青竹蛇 29-6青竹蛇被殺
七月
10-7-06紅耳鵯能飛 11-7-06茵陳萵 12-7-06蚯蚓 13-7-06小壁虎捕蟑螂


八月
1-8-06元敦下忘憂尾蛺蝶 5-8-06 大菴橫帶點蝽 7-8-06 幽靈蛛 6-8-06噪林鳥小港和香港蝴蝶
8-8-06 嘉道理農場椿象幼蟲鑽穿蝸牛殼 17-8-06鵰鶚 18-8-06 英國當代鳥會 27-8-06水溝金錢龜

十二月
18-12-06長排頭白鷺 22-12-06 茘枝窩新圍牆

2007

一月
7-1-07牛屎湖楓葉紅荔枝窩梅白 17-1-07荔枝窩烏桕葉彩 28-1-07榕樹坳黄腳鱲

二月
4-2-07汀角村斑粉蝶報喜 9-2-07燕岩溪楠開花 17-2-07大奄山突眼蠅 18-2-07坳背灣縫葉鶯
19-2-07小坑報喜斑粉蝶幼蟲 20-2-07馬屎洲紅樹美如盆栽 21/22-2-07鳳凰笏章魚
25-2-07九龍坑山懸鉤子

三月
3-3-07 小坑報喜斑粉蝶蟲 12-3-07小坑報喜斑粉蝶蟲 17-3-07橫山腳森林羽化
23-3-07小坑報喜斑結蛹 25-3-07搖斗坪虎天牛

四月
6-4-07河瀝背窄吉丁蟲 15-4-07 小坑缺葉藤 22-4-07元敦下紅耳鵯出浴

五月
1-5-07散髮瀑叩甲 7-5-07鹿頸斑麗翅蜻隻隻飛 13-5-07元墩下大斑尾蜆蝶
24-5-07石壁郊游徑木蘭青鳳蝶被群蟻啃光 27-5-07元墩下狹花馬錢

六月
1-6-07鹿頸招潮蟹 24-6-07元墩下有放踵珂弄蝶 26-6-07小坑本港第112種蜻蜓

七月
2-7-07元墩下彩虹 3-7-07碗窑綠背覆翅螽
7-7-07東涌 沒有任何一者比大地崇高,沒有一者對大地不滿
8-7-07元墩下姬蜂螫蜘蛛 11-7-07雲斑車蝗 14-7-07元墩下水翁 15-7-07元墩下金裳鳳蝶
16-7-07元墩下圓瓢蠟蟬 17-8-07探險演進 27-7-07元墩下蟻摔角 28-7-07元墩下褐翅幽蟌?
27-7-07大江健三郎心靈教育 29-7-07小坑三刺角蟬

八月
2-8-07橫涌石澗朱背齒原蟌又 3-8-07大埔墟車站走廊透頂 5-8-07米埔大彈塗跳動 7-8-07小坑百足
13-8-07元墩下黑尾胡蜂闖異腹胡蜂巢 14-8-07往灣洲歷險記 18-8-07慈興寺考探
25-8-07九肚欓勒開花 31-8-07小坑黃斑螫

九月
2-9-07祟謙堂村彭樂三 8-9-07貝納祺考 16-9-08鹿頸黃牛孤立 22-9-07水口餘甘子
26-9-07流水響天造地設琮琤細響 30-9-07大東山帝昰墓

十月
18-10-07首爾清溪川 20-10-07地塘仔郊遊徑猴耳環 28-10-07紅花寨杜鵑

十一月
4-11-07大奄仰泳蝽 11-11-07海背嶺望堤圍 25-11-07南山

十二月
27-28/12-07犀牛頭崗望月


2008

一月
1-1-08川龍釣魚 5-1-08鎖羅盤重見天日 20-1-08大奄木薑子花開 27-1-08吊燈籠秋楓

二月
3-2-08小坑線柱蘭開花 9-2-08 南涌紅花荷 21-2-08觀音山豆梨 23-2-08小坑大花咸豐草

三月
10-3-08汀角以生態園之名填平棲地 16-3-08燕岩溪 20-3-08屏南石澗源華麗杜娟
30-3-08牛押山杜鵑

四月
6-4-08牛押山南華杜鵑

五月
11-5-08鹿頸邊麗金龜醉吮金櫻子 4-5-08黃龍石澗乞丐與金色弄蝶 11-5-08水澇漕最美的梔子樹
12-5-08大埔坳白斑嫵灰蝶 17-5-08羌山郊遊徑一半淡水,一半海水
24-5-08元墩下鏽屑葉蟬、小角三刺角蟬、短差角厲蝽

六月
9-6-08屏南石澗鐵木萊灰蝶汲鐵 15-6-08元墩下蓬萊細矮吉丁蟲

七月
1-7-08梧桐寨梧桐寨長瀑疑是白雲瀉下來 12-7-08九龍坑鈴腹胡蜂 22-7-08大埔滘虎皮蛙

八月
3-8-08屏南石澗右上游岩嬌草 12-8-08白腊錢幣水母Porpita porpita 13-8-08白腊紅狗與野豬
14-8-08元墩下象鼻蟲、元墩下天牛、元墩下角蟬、元墩下蠅、元墩下瓢蟲
24-8-08石水澗蛾蟲 31-8-08小坑環頸鴴

九月
15-9-08鹿頸陳屋荒田紅娘子 28-9-08鹿頸陳屋紫藍麗盾蝽

十月
7-10-08梧桐河魅力再現 19-10-08元墩下鹿藿 26-10-08山寮秋花放

十一月
1-11-08元墩下蝶 9-11-08崇謙堂大王爺葵 22-11-08燕岩竹葉黃 24-11-08元洲仔至米埔黑面比鷺30-11-08北大刀屻鵝掌柴開花

十二月
6-12-08鎖羅盤寶螺 14-12-08小坑樟蠶 20-12-08梧桐寨石仙桃 21-12-08小坑七種鳥
27-12-08二東山藍磯鶇



2009

一月
2-1-09 荔枝窩絞殺榕 3-1-09安樂村甲竹桃天蛾 4-1-09黃茅山鐵蕨叢火後抽新葉
11-1-09龜頭嶺厚葉鐵線蓮 28-1-09東涌挖蜆 31-1-09花山石頭會唱歌

二月
1-2-09雁恒左澗乾枯 7-2-09南涌-屏風山 山火 9-2-09橫涌石澗主上游 22-2-09小坑山火

三月
1-3-09南涌水筆仔 7-3-09昂平茶園 8-3-08安樂村刺桐 14-3-09黃七石澗華麗杜鵑
15-3-09雁谷迷徑香港杜鵑大水坑紅杜鵑 22-3-09水澇嘈左澗蘭花谷 29-3-09小坑林夜鷹
四月
5-4-09象山毛葉杜鵑 6-4-09龍尾灘河豚 9-4-09鳳峰北側天南星 10-4-09鳳園蛺蝶吸樹汁
11-4-09長排頭石璜 12-4-09純橫下澗特多石斛石仙桃 14-4-09安樂村銀樺
16-4-09鶴藪水塘黎蒴錐花放

五月
2-5-09梧桐蕉坑魚追落花影,石潤水通明 3-5-09元敦下圓瓢蠟蟬 9-5-09 小坑切葉蜂
12-5-09元敦下蜉蝣羽化

六月
6-6-09橫七古道楊梅樹只紅一棵 7-6-09屏南石澗中金色幛螂 14-6-09榕樹坳唱歌婆
20-6-09谷埔唱歌婆 17-6-09石芽背新鍬甲 21-6-09梧桐河吳郭魚築巢

七月
1-7-09 大刀屻淡紫百合 9-7-09梧桐河澤鷸 10-7-09元墩下大斑蜆蝶
12-7-09梧桐溪浪蝶之死 20-7-09藏龍石澗香港細辛 25-7-09牛牯角澗被困
28-7-09險攀彌石散石澗摩天崖

八月
3-8-09 五股準園螢火蟲水道 4-8-09 林家花園年長解說人 5-8-09建安國小生態教育新設置
6-8-09值得驕傲的鹿角溪人工濕地 9-8-09 太魯閣國家公園定位高 10-8-09 天祥沒民宿
11-8-09 梨山清涼 12-8-09 武陵農場曙鳳蝶 13-8-09 路過思源椏口 14-8-09夢湖林春吉
15-8-09和美陳世揚 30-8-09屏南石澗嶺南山竹子31-8-09小坑沼生田菁



九月
11-9-09羗山天星籐 20-9-09屏嘉石澗雲葉蘭 20-9-09平頂坳火後重生

十月
1-10-09黃橫石澗右支八仙蘭

十一月
1-11-09元墩下鐵木萊異灰蝶 15-11-09華山頂求雨碑 21-11-09藏龍石澗紫紋兜蘭

十二月
24-12-09七鹿石澗豬籠草花

2010

一月
16-1-10東北梅子林一片葉子落下來 31-1-10蓮麻坑千朵吊鐘

二月
6-2-10藏龍石澗海島十大功勞結果 11-2-10梧桐山深山含笑花

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貓捕雀(1981)

還以為是木棉飛絮飄進家裡,拾起來才知道是一些鳥羽毛。一陣凄婉的鳥叫響在園子,我急跑血桐樹下,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兩個月前,一隻小鳥在血桐樹築巢,下了三個蛋,我很興奮,很留意小雛長大情況。
這時貓爪向掉在地上的小雛,母鳥在旋飛,尖叫,焦灼無力。
我大喝一聲,貓走去。把可憐小雛放回巢裡,其餘兩隻不知去向,母雀在旁悲鳴。
小雛毛未發,眼未開,卻努力張開黃咀,沙啞嘶叫,虛弱地吞我手指,以唯一可用武器,竭力軀退我這敵人。
我走進屋裡,找出貓,把牠教訓得頭尾縮作一團。我問牠,如果有狗咬你的小貓,你會如何,牠以陣陣嗚咽回答,我不忍,把牠放了。
貓以後都不回家了。

狗嗥(1980)

躺下來,傾聽黑夜世界。幾天來風雨,屋後小渠變得洶湧澎湃。夜蟲雜鳴,田蛙呼應,螢火蟲光點碰來撞去。正自享受,突被一陣長嗥驚起。那聲音如此悽惋,竟感動了其他狗兒和應,一聲停,一聲起,高揚與低迴諸部,既雄壯,又荒涼。難道牠們當中也經歷了傑克倫敦筆下荒野的呼喚和白牙的委屈?

斑鳩(1980)

今早睡醒,東窗陽光正從微擺的柳葉縫中鑽灑而來,千百道銀光耀眼。北窗外秀麗的牽牛花停著舞著隻粉蝶。幾滴殘存水珠反射晶瑩之光。下了幾天雨,屋後濕草地啼聲嘰咕嘰咕,是水雞一家三口,轉眼掠入叢間。早起蟬聲吱嗄吱嗄,鐵絲網上企了一隻小斑鳩,使勁拍翼,笨拙地飛到一米外屋簷上,又折返,生硬勉強,真擔心會掉下來,如是者數。最後,小斑鳩一飛沖天,我一陣欣喜,一翻身,便起床。

老龍石澗遊記(1981)

是日陽光普照,余袂約昆仲李氏至石版潭澗。欲得新趣,乃議溯鄰澗,遂攀及腰羊齒蔓草山崗,毒蛛巨網黏人耳目,荊棘尖石刺人皮肉,跨之,血汗滿身,苦甚,終得水,投之,渾潭皆鹹。復上,石奇水清勢崚。憑一草一木,上攀崢嶸崖岩,勢至嚇人,非具猿猴身手虎狼之膽不可生。復上,忽聞驚天之聲,至,始一奇瀑也。時陽光斜照,有彩虹掛巨瀑上,白练隆隆入深潭,奇譎無比,平生未遇。再上,則青苔古木深幽,澗緩流,石發異光,豆良泛綠采,憩優蘭之上,瑰麗殆不可狀。有金光叩甲跳彈,螢黃巨蝶翩然。復上,澗越狹,密林蔽空,不可料出路之如何也。

香港石景作教材

梁榮亨編(2008)《1100香港石景》香港友晟出版社
雖然自己對肖像石景並不特別感興趣,但是想到這些圖片和命名能做為訓練學生自然觀察和圖片說明或命題的工具,所以也感興趣起來。尤其可用的是十二生肖石景。書中每一生肖都有五張以上的相片,我選擇了當中我覺得最近似該生肖的:
l 巨鼠石(長洲西南半島右下角)
l 水牛石(南丫島腰左)
l 虎頭石(赤門海峽虎頭沙)
l 石兔(鹿巢坳)
l 龍頭石(藍塘海峽五分洲東下)
l 蛇紋石(蛇石坳)
l 駿馬回頭(南丫島東南半島東岸中)
l 綿羊石(沙洲)
l 猴王石(石龍拱)
l 雞仔石(南丫島東南半島西岸)
l 狗頭石(大鴉洲西)
l 肥豬石(芝麻灣東南半島角)
書後列出〈石景的命名者或倡遊者〉,梁榮亨的「鬼手岩」、「 赤漠迷城 」、「蜥蝪迎賓」(鹿巢山) 、「挪亞方舟」(蒲台島) 、萬柱海岸(花山);陳溢晃的「 猴王石」(石龍拱)、「鼇頭石」(桂角山) ;朱維德的「石牛」(薑山) 、「獨木舟石」(鹿巢山) ;祁麟峰的「風琴崖」(破邊洲)、「月牙谷」(青山)、「積木崖」(鳳凰山),都是當中的精品,一目了然,易於辨識,牽強成份和主觀意願最少;李君毅的「滿地金錢」、「神削峽」(破邊洲)、「東海獨秀峰」(南果洲)不停留在「眼看像甚麼」的層次,而達於「心裡或腦裡感覺或想到甚麼」,最有神采。
此外是郭志標的朝陽石(女婆山)和李文源的陰元石(南丫島菱角山西)。如果此兩石搬到港九,一定會比寶云道的姻緣石更受膜拜,其知名度不會比丹霞山的同名石景差。
這些圖片的利用方法有多種。最容易的是配對圖片和名字,其次是評價那一石最肖形。可比較以同一生肖命名的石中,最肖的是哪一對尊;也可是上列十二尊中哪一對尊最肖。宜用筆繪出該石,以符合該生肖動物多少身體部份及大小比例作評量準則。最好能激發學生遠足看石興趣,自行發現,自行命名,另編一部。也可請學生找出其他本書未列入的石景如「靈猿守峽」,此後引導學生認識為何會有此石形─其質地、形成年代和經過、風化、侵蝕情況。

1981年的霧裡鳳凰

以下文字寫於1981年也就是二十九年前我讀中四時,時維十五歲。似乎是作文功課,與葉子方約好用同一題目寫,但派作文簿時他被老師叫出去問為甚麼寫同題目,似乎質疑他抄襲。本來是美事一椿卻被這樣的老師搞壞了。其後投稿明報學生版,刊出後我不知道,幸好羅斯強剪回來給大家看,但沒保存。

霧裡鳳凰

我們一班小伙子,在二月春假,肩起了背囊營帳,挾了一份雄心,老遠的跑到大嶼山,為的是要一償「夜攀鳳凰觀日出」的宿願。在沙螺灣走到昂平,花了我們不少的氣力,但是誰也沒說疲倦。四時三十分,我們在黑夜的昂平驚醒,咒罵了那失靈的鬧鐘好一會兒,拆下營帳,收拾好行裝,掛上頭燈,便從草堆中覓路上山。破曉前的空氣如此清冷,我們的步伐都踏得很爽健。

自昂平登上鳳凰山頂的一段小徑叫天梯,可直通青雲間。小徑佈滿大塊小塊的碎石,臨著崚崖深谷蜿折,山徑以下便是空空的。我們在四野漆黑前路隱迷裡,手腳並用地攀行,小組行進便異常緩慢。我心急死了,早已遲了出發,到抵達山頂時,太陽已掛到半空了。雖然我知道在這濃霧季節裡,可以看見日出的機會實在極渺茫,但心裡總有一份責任,一種夢幻。不知道為了甚麼,也許是對鳳凰山的敬慕,或是要實踐許下的承諾,我總覺得要盡自己的能力,不論流多少汗水,也要在太陽未升起前先踏足山巔,而這時候,山下便會刮起大風,阻人眼界的霧全都吹散,遂見一球柔柔紅光,冉冉上升,滿海金光活潑浮躍,幾隻海鳥展翅滑行,漫天朝霞色采幻變的情境了。一份年少的盛氣推動了我,竟像受了催眠,加快了腳步,就這樣遠遠拋離了伙伴,孤獨地上攀。

途中往下望,山腳早被白霧繞罩,在幽黯裡混混沌沌。驀地一點昏黃亮起,團霧浮浮飄飄,光點忽明忽滅,僧人早起,木魚擊響喥喥喥喥,聲聲入耳清脆。蛤蟆在怪叫,長草在風中搖搖曳曳,纍纍怪石在遠處霧裡冷冷寂寂。我的兩邊是瀉千百尺而下的深谷,都被白霧罩得不見底。前路堆滿巨石,山峰在更高更險霧更濃處。

我鼓起勇氣,調勻呼吸,在昏黯中淌汗前進。霧在路上,霧在腳下,霧在兩頰飄過。天快全亮,我急死了,取下頭燈,加緊腳步,爬過最後一塊大石,一個陡坡,一個山坳,我的心臟砰砰砰砰重重搞打,鼻孔呼吸哆嗦哆嗦,汗珠凝在鼻尖,髮根濕透,單衣濕透。一步、兩步,汗滴滴到鞋子上,三步、四步,看清了標高柱墩,五步、六步,心臟似要爆炸,八步,踏上最後一塊石頭,九步、十步,我摸到標高柱。

我立在鳳凰絕巔。

抺去滿臉汗珠,放下背囊,我的夢幻沒有成真。這兒沒有一絲旭日輝華,遑論海景山景。全部空間都填塞了霧,我在一片霧海裡,踏著霧,呼著霧,霧還進佔我體內。山頂風急,風聲唬唬,霧片一陣接一陣狠勁地橫吹,打在岩石,打在草堆。
我皮膚起了疙瘩,便披起風衣,鮮黃色的。俟著934米標高柱,我微笑了。

此文把一件魯莽危險的壞事美化,如果有年紀大的人效尤,很可能引發心臟病猝死。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香樂思(完)

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香樂思

六十年前的香港野外是怎樣的?馬料水未是火車站乃是漁村:

或可在馬鞍山找到五種杜鵑…最佳的交通安排是駕車到沙田火車站以北一個濱海漁村,泊車後僱艇經吐露港往大水坑,並請他在五時接你回對岸。

林錦路未開所以梧桐寨瀑絕不像今天熱鬧:

林村谷…在大埔墟火車站北行一又四分一哩,便到達山谷入口。橫過河溪的石橋,對面的馬路旁可泊一兩輛汽車。石澗上游,有一道高100到150呎(30米)的瀑布,也是全港最長瀑布,但因為藏於深山,故見過的人甚少。

曹公潭是水車谷:

荃灣鄉村後有山溪…流入近海的稻田前的溪床陡削,水力充足,;可以推動八座水車…水車把能量傳到一系列大木槌,徐徐彼起此落,砰彭作響,把置其下的檀香類樹木碎成粉未,泛起陣陣檀香味,這些粉會用來製成供拜神用的爉燭香。

新界馬路邊全是稻田:

第一造禾通常在六月尾開始收成,割禾打穀時,禾杆和穎果還是綠色的,其實在第一造開始收割前數天,農人便向如奶油一樣的濕田床撒種。第二造在十一月收割,那時會把水放乾,穀粒曬乾收藏,直到戰前第一造米是自用的,第二造則出口。清朝時,沙田谷的米會運上北京進貢,近年則遠銷紐約。自從戰事起後,已成絕響。七月尾八月初,稻田農事忙碌,新界公路旁一哩一哩土地,尤其在屏山為新一造的禾而犁田翻土。上一造的禾桿則散開曬乾,這邊未收割,那邊在犁田, 另一邊在插秧。我在粉嶺駕車時,望見農人在用水牛犁田,犁上坐了一個男孩,使耙更深入泥土,不要以為男孩很輕鬆,他要艱辛地保持平衡,才不會掉到泥淖中。


為野外香港自豪的香樂思

香樂思像其他英國人一樣以殖民地稱呼香港,但他對香港鄉土之美物種之多的欣賞,在《野外香港》一書中有真誠的表達:

林村谷蘊藏無盡,每次都有新發現,充滿驚喜。我來訪差不多已有二十年,每次觀鳥尋花賞景都有新發現。

選擇一個大樹林,隱身不動…乍見黑尾搖擺,那就是壽帶鳥,牠在樹幹之間飛進飛出,仿如松鼠。鳥身長三吋,但尾巴可長達十六吋。鶲可能會接二連三看到。當到一隻壽帶鳥飛走,但三數秒後,第二種品種又出現,使你不免有點窘迫…近觀一隻雄黃眉鶲,被其又橙又黑長尾迷住,一隻雄性長尾壽帶就在距我四五碼外,鈷藍眼斑奪目。不久,我又看到一隻紫壽帶,莓亮藍黑白。同一枝椏一呎以下站著一隻長尾壽帶…後來一隻雌性白腹藍姬鶲壽帶鳥來到,追站在雄性後面…我開始懷疑這位有學問的女士若不是會魔法,就是預先把籠鳥放進來。每次來此觀鳥,總會發現一兩稀有種,如鷹中之皇遊隼、煤黑的大咀烏鴉、漂亮的和單聲道的綠擬鴷、身黑紅色的也是本地鳥中最小最精巧的朱背啄花鳥,以及披雪白外衣、曾因其羽飾而招致被大量獵殺的小白鷺。

香樂思甚至為香港物種比英國的更美更多而自豪:

另一很不同的攀援植物是毬蘭,因花美而被種於英國溫室。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先生由英國寄來一束花,她來問我花名,當我說這種花在屋外不遠很常見時,她很不快。

香港多蝶,142種中有15種鳳蝶、31種弄蝶,不同外形、大小、顏色之多,為世界相同面積的許多地方比不上。為了使讀者明白,不妨將英倫三島所出產的蝴蝶數字來對比一下。英倫三島的蝴蝶,全部僅有68種,其中還有11種是過境停留的。

在香樂思寫作的同時,大批上海文人移居香港,他們不適應香港風土文化環境,不是為文緬懷江南,就是發表不滿香港的文章。相比之下,香樂思其人其著更極得我們鼓掌。我推斷他的作品甚至感動了至少一位上海文人而使他改變態度。(見另文《葉靈鳳與香樂思》)

當然香樂思不是全無缺點的:

本月大蝸牛肆虐,在早餐前可撿滿一桶。我建議把沸水倒進桶中殺死蝸牛,在你喜愛的木瓜樹旁掘一個洞,把死蝸牛倒下去埋好,然後就可以每天都想著一隻又大又富營養無比美味的木瓜會在埋蝸牛的地方長出來。

某些百足被壓篇時會發光。一晚,一條小百足晚餐時被發現在地上,我對客人說,你們知道百足壓篇時會發光嗎?然後離座關燈,便踏下去,豈料沒有發光。開燈後只有污蹟一點。原來這是小Scolopendra,不是會發光那一品種,而那種壓篇時會發光的百足,小而纖瘦,很多腳,在本地很常見。事實上我其後在多個場合都成功證實牠被壓篇時會發光。

1947年,我薄扶林花園的天津白菜、英國白菜、蕃茄、五呎高木瓜樹被吃掉。後來我用殺蟲水灑在植物上,分別在十月二十日及二十一日,發現豪豬屍體。

在很多戒殺生及愛護動物人士看來,香樂思這些作為實在不可饒恕,把它寫出來發表,又犯了另一條罪。

眼見親歷細心觀察的香樂思

香樂思經常描寫他與物種親身接觸的經歷。他懂得觀察,運用博身學家的敏感和直覺追蹤事態發展,每能欣賞好戲連場。其實只要搜集到足夠資料進行剪輯整合,雖足出戶也能寫成像樣的文章。現時各種資料唾手可得,每個人都可以在電腦複製剪貼發佈,若果沒有眼見親歷的獨特性,其閱讀價值就不太大了。

青竹蛇…是有趣的寵物,戰前我常養。戰前我養過飯鏟頭一個月,並把觀察紀錄…飯鏟頭吃鼴鼠,蛙,鳥,其他蛇,飯鏟頭吃蛙時不用毒,而是活吞,由頭由腿由身開始不拘,但在吃其他蛇時,都先毒死,然後先吞頭,這程式未見有例外…一次把一條大無毒蛇放在一條小飯鏟頭旁,以為會相安無事,但第二天我不見了大無毒蛇,卻見變了形的小飯鏟頭,全身呈書名號狀,這是唯一能包住食物的方法,牠很不舒適,最後把食物吐出來,除了頭部某部份被消化外,其他部份都完整。聖誕大食會,要控制孩子食量,否則也會像蛇那樣吐。

1935年三月十日,到大嶼山遠足,在一棵矮小烏桕樹的無葉枝條上,發現幾隻烏桕大蠶蛾(皇蛾)大繭,查看後發現大部份是空殼,只有兩個未羽化,我檢下來,帶回薄扶林書房書架上。四月初,較大的一個繭羽化了,第二朝早上一隻完美的雌蛾伏在窗框,不動…那蛾靜伏在葉上三天,等待雄蛾期間,不少人慕名而來拍照,每晚我都會打窗戶,讓嗅到雌蛾釋放的香味的雄蛾進來與她交配,懷卵的雌蛾身體重,不會飛走,除非要去產卵。一家睡著,窗口傳來不平常的卡擦聲,把太太驚醒,太太叫醒我,我走到書房,惺鬆睡眼看到一隻雄蛾,他翅膀破損,滿身污泥,似乎由大嶼山飛來,且在途中遇上過一場颱風,我把他置在雌蛾旁葉上,瞬間她便接受他,同他交尾。在那年復活節,我得到的禮物包括由我的烏桕大蠶蛾產下的102枚卵。其中100枚成功孵化,用大量黃槿葉餵食,有關本故事的其他筆記遺失了,所以我不能告訴你多少幼蟲結蛹,又有多少像父母那樣羽化。

八月某一天我在南丫島附近游泳,我遇上黃色大水母,我的右臂至膊頭被罩住,最先的感覺是嚴重灼痛燙傷或被皮鞭重重抽了一下,我把牠扯走,遊回岸撿查傷勢,上臂變成粉紅色小水皰,一行一列地出現,大概一個水皰就是由一個條觸手造成,其後整片紅色消退,但傷口仍然是紅色,我再下水,但就如再被螫一次那樣痛,只好離開。第二天手臂佈滿紅色鞭痕,脈摶跌至五十,感抑鬱和頭痛,直到第二天早上鞭痕漸漸消退,八個月後仍然有疤,一位朋友有一次更向我展示三年前被螫後的疤!

我曾親眼見過一隻鵟靜悄悄飛離一棵高大的樹上的巢,降到鄉村,在人和狗來救駕前,把小雞捉去。我也曾多次看過游隼高速捕獲小雞,沒半分猶豫。一位朋友一次聽到喧聲,從窗外傳來,探頭一看,一隻巨鳥黑影掠過地上,則有一地鳥羽,原來是一隻鷹攻擊一隻走出雞棚的成熟母雞,牠嚇得竄回雞棚,並忍不住痾了一隻蛋出來。有一次在船灣附近遠足時,我們停下來,看見一隻鵟。牠在我們頭上拍翅,並用牠廣闊的扇尾保持平衡,不久進入一股熱氣流,便再不拍翅,弧型上昇翱翔,不消一會,便高得再看不到牠翹尾,也看不到其翼底黑白斑。某年四月二日的早上,我在薄扶林目擊一個奇觀,一大群樣子像鷹的猛禽,在頭上盤旋向北而去,數一數總共三十六隻,或更多在摩星嶺徘徊,不久離去。牠們很可能是紅隼。我也在其他地方見過一小群猛禽,包括鵟不是秋天剛抵步時,就是春天北去前。

有一次,在距離米埔一二哩路邊吃三文治午餐時,我被一群忙碌的螞蟻吸引,中間有一異物,看清楚,是一隻蜘蛛,由於蜘蛛八腿螞蟻六腿,且有觸角,我很容易便認出來,但這隻蜘蛛樣子和體色跟螞蟻很相似,當有螞蟻上前用觸角和牠招呼,蜘蛛便舉高前兩腿,在空中搖晃當做觸角,同時證明自己只有六腿。螞蟻沒有趕走蜘蛛,蜘蛛也不妨礙螞蟻。看來剛才螞蟻是問:「你是甚麼人」,蜘蛛則答:「是朋友」。蜘蛛模仿螞蟻的事例在外國也出現,但我不能解釋為甚麼會這樣,以及是怎樣引起的。這種蜘蛛是一種跳蛛,捕食小昆蟲。我猜,螞蟻行進時會吸引一些倉蠅,或趕出小昆蟲,跳蛛就捕食牠。跳蛛吃剩的就歸螞蟻。這是否另一種共生的模式,我不知道。

中國文人和香港文人描述旅途所見,每以空泛的形容代替具體細緻的觀察,更因不識草木蟲魚以及其生態習性,故遇上也不去寫或無知地寫,如「不知名的花」等。這情況不獨在語文教科書或介紹郊遊路線的書刊,甚至在我最敬重的野外雜誌(1973-1975)諸作者身上也看到。本地真正的生態文學或自然寫作可以香樂思的片斷舉例:

一隻普通翠鳥,站在二十碼外橫伸河上的樹枝上,濳進水裡,走出來,口裡擔住一條魚,吱喳地飛到上游方向去…前行二百碼,便會見到一棵大樟樹,面前的葉片動了一次又一次,卻沒有一絲風。看清楚,原來是蛙!共有兩種,一種是沼蛙,身上顏色不同,但背上都有黃線;另一種是狹口蛙,三角形身體上有不同的棕色斑紋。狹口蛙是蛙類的跳遠冠軍,牠可以不加助跑,就可跳到比自已身長二十倍的遠處。看來奧運選手也要向牠學習。聽到特別嘈吵的叫聲quee-quee-quee-que-scrrow,pit-pit-churr,就知道是紅咀藍鵲,牠可能是香港最漂亮的大型鳥,卻會殘害其他體型較小雀鳥。牠們有群棲的習性,同一處可能聚集二十隻….十月開花的寄生蘭,纏繞在老樟樹主要橫枝下方,和樹幹表皮裂縫之間的蛾繭,毛蟲時是亮綠色的,有一束束剛毛,羽化後變成一種灰白色的皇蛾,名為樟蠶…聽到嗎?仙子鐘聲是來自仙界?非也,是一群綠繡眼在叫。回頭細察,風吹得枝葉窸窣作響,紅的、黃的、綠的秋葉一塊又一塊掉落草茵,空氣一下子便充滿丁令丁令的仙樂,銀鈴一樣的音符,那便是綠繡眼來到樹上。牠們一隻接一隻飛下低矮枝頭來,隨落葉而至,難以看清身影,絛忽便離開了。牠們起飛,投入群中,銀鈴之音,頓時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