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黃佩佳原文摘錄三 黿洲王屋及沙田諸鄉

沙田
居潮水灣之南,三面山而一面水,野草平堤,溪光橋影,峰壑迴環,白雲深鎖,別具幽邃也。當潮退時,臨岸皆沙,縱橫幾及一方哩,故曰沙田。

多石
多石或以刀石之首音相諧,村人久居此,習稱多石,以訛傳訛,遂以多石名其村

小瀝源
小瀝源原名水瀝源亦作水瀝洞

黿洲(圓洲)
黿洲,其形為黿,故名。面積約一方哩,高226呎,處潮水灣南部中央。清初沙田圍、多石、插桅竿諸村田隴瀕海,潮水則淹,遂先後集資築兩堤接黿洲。先由沙田圍村之西南海濱起,伸出百餘碼,復東北折而止於黿洲角之南,凡四百餘碼,今已荒廢,盡成沼澤,村民移耕東南兩部,或轉作小經營及外出謀生。後由黿洲東部築堤至鷹咀(彭按,即沙田竹枝詞中的見咀,今醫院一帶),保障多石、插桅竿之田畝,其上有泥路。至今仍存。

居黿洲者不多,分住王屋及黿洲角村。王屋居洲之西南,有五姓四五家。其家祠已破落,榜聯於門曰:三槐世澤,兩晉家聲。附近有磚瓦及長生店。黿洲角則在洲之西北,居者雜姓。謝姓居多,亦五六家耳。

當時新安縣北部及東北部居民,往來港九,無論水陸,必先取道至沙田,而後越嶺,山川形勢之所使然。潮灣水退,恆達黿洲之西,距潮灣南岸幾及一哩,雖小艇不能駛進,故在去岸最深之黿洲角築石碼頭,長三丈餘,雖值潮退,亦無所礙。由水道來者,必登黿洲角碼頭,然後沿堤走至沙田圍。黿洲角實為當時出洋門戶之一,各處鄉渡云集,熙來攘往,每日皆有渡船數十艘停泊於此,一時稱盛。咸豐時,設稅關於黿洲角之北,如佛堂門、佛堂洲、塔門、汲水門之所置,皆無異於村居之小屋一幢。民初,港府就稅關原址設沙田警署,後又遷沙田頭,至今留得故址,供過客憑吊。

由黿洲南部起行,環繞一周,沿岸皆有小徑。初在山麓,約五分鐘至東部,右望長堤,其上有路直達鷹咀。上至五十呎後緩降,頑石盈徑,野草滋蔓。及抵東北部,路稍崎嶇。至北部,漸入佳境,遙看八仙、馬鞍,及轉西北,降山麓,見得稅關釐廠之遺址,及石碼頭。進黿洲角村,村舍排立。於此至王屋沿岸,昔稱水鹹門。今只王屋稱水鹹門耳。至西,上至七十呎,回望下禾輋、火炭落路下等村,轉南至王屋,則在山麓耳,南望沙田圍,依山臨海。及至出發處,需時二十分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